2024年8月22日至24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在北京联合主办“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特邀专家和入选论文作者共150余人与会。其间,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讲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纪念和缅怀邓小平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邓小平的伟大历史功勋和崇高精神风范、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等问题深入学习研讨,取得了多方面积极成果。
一、关于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伟大梦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崭新命题,并带领全国人民为此作出不懈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切入,深入研究邓小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历史贡献。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为什么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为题,全面论述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开拓“中国式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引;他领导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他作出的战略谋划,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他坚持的国际视野,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与会专家学者还总结了邓小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宝贵经验,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立足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等。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也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有学者专题论述邓小平财政管理思想,指出“财政政治观、财政人民观、中央集中观、量力而行观、勤俭节约观”体现了邓小平财政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学者通过重温“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出,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主题是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深度破解当前教育难题是面向未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还有学者聚焦“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在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实践中的发展历程,认为“一国两制”在推进祖国统一、丰富治国理政经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全局性影响。
邓小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思想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很多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展开研讨,认为邓小平提出的建设强大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积极防御战略、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武器装备现代化等思想,对新时代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外交领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发展,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题,形成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世界形势发展趋势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理论。
二、关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他领导我们党及时果断开展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在他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开启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向经济快速发展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跨越的新局面”。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有学者把邓小平阐述改革开放思路、提出改革开放决策的一系列论述,概括为改革开放论,认为改革开放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学说发展的新高度。有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命运的伟大贡献,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有学者根据邓小平的相关论述,分析“改革”与“开放”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三个层面进行了阐发。
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也是此次研讨会关注的重点。有学者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演变过程,提出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因此,农村改革仍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有学者聚焦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认为“第二个飞跃”思想指出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存在一个低水平经济时期由“统”到“分”,再向高水平集体经济时期由“分”到“统”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一些专家学者以地方发展实践为例,从对外开放的实践层面考察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落地生根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广东对外开放“先走一步”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局部先行战略思维的精彩演绎;有学者提出,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
三、关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开创
关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学者分析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振兴与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将其归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等。也有学者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视野出发,认为是邓小平推动社会主义由单一理论模式转化为丰富的实践探索,使之更加符合当代实际,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规律。有学者着重从国际战略、发展方向、前进动力、国家统一、领导力量等方面,探析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有学者分析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比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有学者回顾了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历程,认为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自觉追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中所作的探索与贡献,有学者从哲学层面总结邓小平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启示,如把握继承与发展、主体与世界、体系和学理的辩证关系。还有学者研究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贡献,认为邓小平回答了新时期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等重大问题。
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有学者认为,他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认识,比如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治国理政方针,等等。有学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梳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强化对“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重要述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认识。
四、关于邓小平的崇高精神风范和科学工作方法
邓小平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与会专家学者深切追思缅怀邓小平的历史功勋,学习感悟他的崇高精神风范。
与会学者认为,在各个历史时期,邓小平都展现出一个伟大革命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风范。有学者重点分析了邓小平善于斗争的哲学基础,认为他善于遵照辩证法办事,尤其重视唯物辩证法“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有学者提出,顽强的斗争精神是邓小平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精湛的斗争艺术是邓小平应对风险挑战、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有学者回顾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历程,总结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这一思想路线的历史贡献。有学者认为,领导全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科学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开辟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邓小平的两大历史性贡献,贯穿其中的思想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运用科学的方法应对新风险新挑战是邓小平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宝贵品质。不少学者关注并总结了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贯彻请示报告制度、依靠工人阶级、坚持群众路线、注重从实际出发,等等。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善于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局部把握全局、从现实前瞻长远,始终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精心谋划和思考。还有学者围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稳定等领域的案例,分析邓小平富有远见的战略思维,总结邓小平坚持和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专家云集,为国内外所瞩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集中展示了近十年来学术界、理论界关于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的最新成果。一方面,此次研讨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历史研究与现实发展相结合,从党的创新理论视角,进一步回溯和梳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理论,通过交流与交锋,拓展深化了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另一方面,尽管研讨会征文数量很多,但有新意、有思想的高质量论文与预想尚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按照蔡奇同志讲话要求,围绕领袖人物生平思想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下大功夫;要进一步拓展全球视野,注重现实关怀,充分挖掘史料,创新研究视角,潜心治学,扎实工作,在中国与世界、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深刻互动中,努力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日期:2025-01-26 11:37:23 发布人:校工会办公室
核发:校工会办公室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