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谱胜利歌——上党战役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日期:2023-08-25 13:12:14  发布人:校工会办公室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的上党战役指挥部北天河旧址

1945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进行的上党战役,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个大战役,也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由分散的游击战向集中的运动战转变过程中初次集中3个主力纵队作战的第一次大战役。此役,我军共歼敌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各种枪支1.6万余支,有力打击了反动派嚣张气焰,为实现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起到支撑作用。

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战果,除军事指挥得当、军地高效协作、战法打法多变外,强大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晋冀鲁豫军区3个纵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物资供给较为充足、伤员救护及时、军需运转高效,确保部队保持连续战斗力。

加班加点,聚力保障。上党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元气尚未恢复,尤其是后方物资供应基地,更是敌军“扫荡”的重点。晋冀鲁豫军区采取以分散为主、集结为辅的方针,保存了一定作战力量,但也限制了物资、弹药、武器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上党战役开始前,部队所储弹药不多,战斗部队每支枪无法保证4发子弹供应。为此,军区部队除将在抗日战争缴获的子弹紧急调拨给参战部队外,军区后勤各业务部门干部和生产单位职工叫响“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加班加点生产,解决了手榴弹短缺问题;军工部赶制攻城用的黑、黄色两种炸药;供给部紧急制作棉衣3万套、被褥2.5万条、饼干120箱;兵站部快速设立13个兵站,负责前送后运。另一方面,军区依托妇联,动员妇女昼夜连续为官兵们手工缝制子弹带、挂包、衣服、被子等,并积极动员地方力量,军地联合开设野战医院6个、救护站12个,联合生产布鞋15万双……这些皆为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合打法,分类保障。上党战役主要采取攻城、打援两种作战形式,军区部队能够结合具体作战样式,因地制宜展开后勤保障工作。当攻打敌军据守的县城时,部队需要大量过壕沟的跳板、打碉堡的炸药及爆破筒、爬城的云梯等攻城器材,除弹药外,其余多依靠地方力量支援;送炸药包、提煤油桶、抬云梯等需要的劳力多,民兵、民夫等不顾自身安危、奋勇当先,和攻城部队官兵并肩奋战。在打援运动战中,部队长时间急行军,对敌猛打猛追,且战役期间连续降雨,军服、军鞋等消耗大,地方妇联就积极参与到部队工厂生产中,共提供150余万双军鞋、1万余套棉衣,并及时送到部队,确保战役中的后勤保障有序运转。

地方支前,有力保障。晋冀鲁豫解放区是当时全国7个较大的解放区之一,也是华北解放区的门户,它堵住了国民党部队北进的道路,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饱受战争创伤与敌人残酷摧残之苦的当地群众,报仇之心殷切,更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意义,所以迸发出强大的支前热情。当参加上党战役的部队陆续向襄垣集中时,广大群众在沿途道路箪食壶浆,迎接子弟兵。这一举动有力激发了官兵斗志,高呼“决心消灭进犯的阎匪军,来报答人民的恩情”口号来回应当地群众。

群众队伍也掀起参军浪潮。太行军区在短短5天时间内,动员新兵2.5万人,比分配的任务增加了1倍;太岳军区在3个分区动员新兵6900余人;冀南区和冀鲁豫军区动员新兵8万人。留在家中的男女老少也都积极参加支前工作。儿童、老年自卫队负责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妇女们有的为部队赶制军鞋、缝衣被,有的救护伤兵、喂水喂饭。攻打长治县时,距城十余里地的嶂村妇女群众,冒着生命危险,自发设置伤兵包扎站,收容240余名伤员,并协助医生精心护理了46名伤员,换洗血衣250余套,被子800余床。

作战期间正值雨季,面对部队缺少雨具的困难,黎城、武乡两县动员群众,把所有麻袋、芦席拿出来,遮盖弹药车辆,村县自卫队专门护送弹药,使其顺利通过村里的泥泞路段。武乡县民兵队队长宋贵生带领20余名民兵,连夜急行军,走了150里的山路,将弹药送至目的地。途中遭遇漳河河水猛涨,宋贵生一行人纵身跳进齐胸深的河水中,头顶子弹箱安全通过。

历时40余天的上党战役,得到地方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先后动用地方干部、民兵、民夫等9万余人,正是这种“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伟力,有力保证了上党战役的胜利。

核发:校工会办公室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